1.要有“配合”意识
所谓配合,就是要选准自己的位置,围绕主角“唱戏”。副职要做到组织性与独立性并童,甘当使红花更鲜艳的 绿叶、使主角形象更突出的配角、使主脑思维更活跃的副脑。
要知深浅、懂进退、隐自身,以帮助和辅佐正职为天职,巧妙而又自然地扮演一个“大智若愚,大巧若拙,大辩 若讷”的角色◊因为,俗话说:“声高震主。”在实际生活中我们经常可以看到这样的情况:当一位副职在才能、学问、 经验上均起过正职时,极容易使一些正职产生戒备心理,由戒心而产生忌妒,由忌妒而生倾轧,最终反而对副职构成威 胁。当然,我们要求副职扮演“大智若愚”的角色,并不是让其成为一个装聋卖傻的“伪君子”;相反,是为了求得班子的稳定,为自己发挥作用创造良好的条件。
2. 要有“主动”精神
所谓“主动”,就是以工作大局为童,为正职当参谋、出主意,发挥出自己的特长。作为副职千万不可认为,自 己已经是副职,是在一人之下,众人之上,正是发挥自己才能的大好时机,这种想法很可能铸成大错。如果一位副职对任 何事情都想自行处理,都想“露一手”,殊不知,当你这样做时,正职并不一定会感激你的“能者多劳”,反而会觉得你 目中无人、越权行动、独揽大权、闹独立王国,等等。因此,副职的首要职责应是处处主动想到帮助正职,也就是帮助整 个组织做一番事业。这样做不仅是分工的需要,也是为自己进一步发展,更好地发挥才干莫定基础。
3. 大事要请示,小事不千扰
: 关系全局的童大事情,即使是时间紧迫或出差在外,也不能擅自做主,必须请示正职后再作决定。最好的做法
是:在请示时即提出两三个方案,列出各方案的利弊得失供正职选择。若越权作主,势必带来后患,并影响关系。另一方 面,对自己职权范围内的工作,则应大胆作主,独立指挥,不要什么小事情都去请示正职,干扰了他的工作秩序,要尽量 争取独立圆满完成任务,待处理完毕后,在定期的碰头会上再作简单汇报,尽量不让正职分心。
4. 避免在公众场合与正职发生争执
副职领导者应自觉维护正职的权烕,决不要把领导班子内部的分歧意见暴露在下级面前,切忌在下级面前说贬低 正职的话;否则,其后果只能是自由主义泛滥,整个指挥系统因烕望下降而失灵。面对正职的偏差或错误,成熟的副职总 是从关心事业和帮助正职的立场出发,尽自己最大的努力来协助其纠正,而且要非常注意分寸。副职可选择合适的时机使 正职能够冷静地接受批评,并觉得不失面子;同时还应不失时机、和气地帮助正职分析问題,查找原因,既要讲成绩也要 :讲问題,使正职不因错误而丧失信心,并能够感受到助手的一片真情。
5.副职之间应该同舟共济,互相配合

副职领导者在行使职权的过程中,同级之间发生这样或那样的矛盾、分歧总是难免的。副职之间存在着潜意识和 显意识的竞争心态,从一定意义上来说,具有一定的积极作用;但如果起过限度,就会出现内耗,影响团结。因此,副职 之间在行使权力的过程中,也应讲究领导艺术。首先,要做到支持而不拆台。副职之间应倡导“见贤思齐”的风格,使每 个副职都能做到相互支持,不彼此拆台;互相忍让,不积怨成仇,不嫉贤妒能。其次,要做到分工而不分家。副职之间要 防止“各吹各的号,各唱各的调”的现象出现,以増强领导班子的整体效应。最后,要做到通气而不封闭。副职之间如果 产生了分歧,应及时通气,注意彼此之间的信息交流,以融洽双方之间的感情。
副职领导者要搞好团结,除了以上的几点外,还必须具有较强的自我牺牲精神和默默无闻的奉献精神。在实际工作中经常会遇到这样的情况:工作有了成绩,可能是正职领导的功劳,群众感谢的是正职领导,立功受奖的是正职领导; 而工作出了差错,挨板子、受批评的可能是副职;群众有了意见、牢骚,不敢直接向正职领导发,往往副职领导就成了 “出气筒”。而有些问題的原因又不能到群众中去说,只能自己揽着,遭到群众的不满和误解,也是常有的事◊因此,副 职领导者就必须要有自我牺牲的精神,从领导班子的整体利益出发、从本单位的整体利益出发而“委曲求全”。在有些情 况下,副职领导还要做许多不显哏、无功劳的事。比如,同样是开会,正职领导者可以只作
决策、作指示,而副职领导者 却要在幕后和台下做许多具体工作。在大政方针确定之后,正职领导者可以只负责检查督促,而副职领导者却要带领群众 去进行具体细致的实施工作,有时甚至比一般的群众还要辛苦、操劳。这说明副职领导者要随时做好默默无闻地干具体工 作的心理准备,这就需要有一种奉献精神。
上一篇:
方法论原则与基本领导方法
下一篇:
企业管理者与下级关系的三大特点